初審編輯:曹亮
責任編輯:徐明月
晴空萬里下無棣古城更加莊重
大眾網濱州9月27日訊(記者 蘇建軍 王亞明 張夢林 張爽)沿著青石板路前行,穿過游客紛至的永濟橋,來到宜春門下,復建的宜春門雕梁畫棟,拾級而上,耳畔傳來附近游客歡笑嬉戲聲,放眼望去,城墻逶迤,景色迷人。
9月27日,“改革開放立潮頭 濱州奮進新征程”第五屆全國網絡媒體濱州行采訪團來到無棣古城旅游景區,走近承載千百年文化的古代建筑,探尋這方土地上的人文歷史。
無棣古城是保存比較完整的明清建筑
“無棣古城至今保留著唐代的大覺寺、海豐塔、宋代的古城墻、明代的縣衙大堂、清代的吳式芬故居等一些歷史人文遺跡!敝v解員說,它匯集了魯北地區多元建筑風格,融合了齊文化、燕文化、河文化、海文化等多種文化及宗教、民俗風情,是魯北和天津以南廣大地區歷史文化風貌的典型代表,具有“觀一城則窺魯北全貌”之譽。
記者探索絲綢印染傳承的文化
走進吳式芬故居,采訪團感受到故居建筑風格上既具有明清時代官宦府第的宏偉氣勢,又有宦居園林建筑藝術情趣之美。故居里吳式芬紀念館、寶硯堂、尚書第、陶嘉書屋、雙虞壺齋、聽雨軒等建筑,成為了為清朝三百年歷史的縮影。
采訪團記者體驗制作金石拓片
來到張映漢故居,記者紛紛被故居中的拓片、剟繡、陶藝等傳統工藝所吸引。金石拓片刻畫的十二生肖讓采訪團成員駐足停留拓寫;傳承六十年的剟繡色彩艷麗,將人物、花鳥展現的惟妙惟肖;古色古味的陶瓷工藝,陶冶著人們心性。
古城中的大覺寺,寺內殿宇宏麗,松柏翠映,碑石林立,文風盎然。寺內新殿建筑與舊殿建筑,海豐塔始建于唐貞觀十三年,距今已1300多年,海豐新塔與舊塔基和諧統一、渾然一體,造型質樸的太湖石點綴于菩提樹、銀杏樹、櫻花、玉蘭、海棠、紫薇等名貴樹木之間,增添了大覺寺的游覽觀賞價值。
2010年10月,無棣縣做出了“挖掘宣傳吳式芬,促進無棣大繁榮”的決策部署,提出“一年打基礎、兩年現雛形、五年大繁榮”的總體目標。整個古城分為歷史文化旅游區、景觀風貌休閑區、生態園林居住區和綜合商貿服務區四個功能區。如今,無棣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已成為魯北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縣城的原型。
初審編輯:曹亮
責任編輯:徐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