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曹亮
責任編輯:宮文學
采訪團記者探究草柳編座椅的制作方法
大眾網濱州9月28日訊(記者 于淋凡 付迪)蒲墊搭配榻榻米、柳編制成抽紙盒、藤條做成收納箱、草編小籃放手機……誰會想到這么不起眼的草柳編器具,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蛻變,如今已成為一個年產值億元人民幣的大產業。9月28日上午,“改革開放立潮頭 濱州奮進新征程”第五屆全國網絡媒體濱州行采訪團來到博興縣錦秋街道灣頭村,感受草柳編纖巧細膩的工藝和磅礴噴發的大勢。
灣頭村坐擁麻大湖之利,水草豐美、物產豐盈,為發展草柳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在灣頭村,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孩童,人人都有編織手藝,用村里人的話說,“對灣頭村人來說,草柳編是一種習俗和本能!睔v經600余年的發展傳承,柳編、草編分別入選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記者現場了解產業園的分區布局
走在灣頭村的大街上,諸如“在外東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寶”,“編出美麗鄉村,淘來幸福生活”,“闖東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編花籃;留守員,中老年,一天凈掙上百元”的標語隨處可見,彰顯著電子商務給這個小村莊帶來的巨變。
在灣頭村電商大戶安東東家中,目光就會被各式各樣的草柳編工藝品所吸引,從收納箱、坐墊到成套桌椅,每一樣都精美實用。當記者步入辦公室時,便聽到一陣叮叮咚咚的聊天軟件提示音,五六個員工正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有的負責網上解答買家的各種問題,有的正在設計產品宣傳圖,有的利用淘寶提供的數據分析網店業務策劃促銷宣傳活動,忙的不亦樂乎!拔覐2014年開始接觸電商行業,經過兩年的經營,擁有包括草藝居旗艦店在內的三家網商店鋪,更是組建了自己的專業團隊,從編工到倉儲、從美工到銷售,現在員工發展到10人!卑矕|東說。
精美的草柳編成品
記者了解到,安東東經營的網上店鋪僅在2017年“雙十一”當天,就創造了一天60萬元的銷售奇跡,同比2016年“雙十一”18萬的銷售成績,實現了233%的增長率,截至2017年,網店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作為一個有思想有抱負的農村青年致富能手,安東東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公司的改革創新,他的經營理念影響并帶動了身邊的電商戶一起推動草柳編電商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把家鄉的產品推廣到全國各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了解山東,知道錦秋,熟知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興草編。
了解淘寶網店員工的日常工作
據悉,上世紀90年代,灣頭村民陸續開起實體店經營草柳編工藝品。2004年,隨著遠程教育的推廣,部分群眾(黨員)開始熟悉電腦和網絡,試著在淘寶網上開店嘗到了電子商務的甜頭,越來越多的村民入網觸“電”。從原來的“前店后廠”到現在的“客戶+網店+農戶”模式,“一對一”的加工形式,使網店店主在經營過程中直接與客戶面對面交流,減少了中間批發商這一環節,客戶對產品的品質、質量要求信息反饋快,對產品的質量要求把關嚴格,從事編織的村民也逐漸走向專業化、精細化生產,產品質量得到了提升,農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2013年,灣頭村成為阿里巴巴認定的全國首批14個“淘寶村”之一,在灣頭村帶動下,周邊相繼發展了12個淘寶村,錦秋街道被命名為“淘寶鎮”。
在中國草柳編文化創意產業園里,灣頭村第一批電商戶代表之一安寶忠向采訪團介紹,該園區以草柳編為主題,輔以老粗布、廚具、藤制家具等產業元素,按照“一個中心、七大基地”整體規劃建設,融集創意研發、產品展示、倉儲物流、跨境電商、金融服務等于一體的創業型生態園區。
中國草柳編文化創意產業園
截至目前,中國草柳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淘寶網”注冊網店2000余家,有7家年銷售過千萬,網絡交易額突破4.2億元,電商戶年均增收8萬元。直接從業人員突破1萬人,間接帶動周邊從業人員6萬人。得益于人力資源、網絡、基礎設施等要素的集聚,彎頭村走出了特色產業的鄉村振興之路。淘寶村的出現,更是帶動了一批又一批能夠掌握關鍵技術的年輕人返鄉創業,通過電商平臺,致力于家鄉草柳編產業的發展,帶動村民致富。
灣頭村將在“互聯網+”大潮中奮力拼搏、創新經營,編織出草柳編產業園區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加快建設富強美麗文明幸福新博興做出更大貢獻。
初審編輯:曹亮
責任編輯:宮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