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曹亮
責任編輯:徐明月
采訪團走進濱城區十里荷塘景區
大眾網濱州9月29日訊(記者 張爽)碧波藍天下,黃河岸邊,一輛觀光火車緩緩穿過荷花池,木棧道、水車、瞭望塔、還有連綿花田,昔日的黃河灘涂,如今呈現一派秀美的江南景色,這就是濱城區十里荷塘風景區。9月29日上午,“改革開放立潮頭 濱州奮進新征程”第五屆全國網絡媒體濱州行采訪團走進濱城區十里荷塘風景區,乘火車、賞秋荷,親身體驗沿黃風情。
十里荷塘項目的核心景區,位于黃河大橋以東、黃河以北,占地1200畝,引進白洋淀紅蓮、波中月影、曉風涼月等觀賞荷花26個品種23萬余株。景區分為游客服務區、精品荷花區、水上游嬉區和花海區四個大區,中央的荷花仙子雕塑,成為了十里荷塘的標志性雕塑。目前,景區各重要節點工程基本竣工,音樂噴泉廣場、木棧道、水車、瞭望塔、天橋、花海已全部對外開放,觀光小火車、觀光游船、休閑自行車已全面啟用。
十里荷塘景色如畫
秋季的十里荷塘雖不及夏季那樣熱鬧艷麗,卻是一番別樣風情。一步入景區,道路兩旁各色波斯菊隨風搖曳,引得記者們紛紛駐足拍照。登上瞭望塔,荷塘景色一覽無余,秋高氣爽,一條條觀光木棧道蜿蜒穿行,水車、拱橋、荷花仙子雕塑、菊花、荷葉與湖水交織,框出了一副美妙的風景畫。復古樣式的小火車緩緩繞湖而行,載著記者們穿花而過,近距離“親吻”自然,享受秋日美景。
據介紹,十里荷塘項目,是濱城區沿黃綜合開發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沿黃開發的集中縮影,是推動三產融合、打造“新六產”的示范項目,是“現代農業發展示范帶”、“休閑娛樂旅游帶”、“沿黃生態景觀帶”的標志工程。未來,這里將通過舉辦荷花為主題的鄉村文化旅游節,做大荷花經濟產業鏈,做強果蔬采摘、農事體驗、鄉村民宿等項目,在一產基礎上發展第三產業“鄉村休閑旅游”,實現農事與景事交融,推進農業“新六產”,加快濱城新舊動能轉換。
記者們在荷塘邊駐足拍照
近年來,濱城區高度重視沿黃開發建設工作,重點實施沿黃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開發建設工程,積極打造浮橋以東車行道、騎行綠道、十里荷塘景區木棧道、觀光火車、水車、瞭望塔、花海等項目。先后編制完成了《“兩河”流域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帶總體規劃》《沿黃流域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詳細規劃》《十里荷塘精品片區建設規劃》,現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不僅如此,濱城區不斷加強沿黃旅游宣傳推介,多次組織重點旅行社到黃河灘區進行踩線采風,把沿黃景觀、農家樂、采摘園等旅游景點的“珍珠”串成全域旅游的“項鏈”,精準打造沿黃一日游、兩日游鄉村旅游精品路線!凹Z林果蔬”四個萬畝片區開發加速推進,中!盀I州黃河岸”綠色蔬菜基地、國昌生態園、大有新能源現代農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進一步拉長了沿黃農業產業鏈條,叫響了“濱城黃河岸,綠色農產品”品牌。
復古樣式的小火車緩緩繞湖而行,載著記者們穿花而過
坐著火車游花海,開著汽車去采摘,騎著單車看黃河,徒步探幽古村落。沿黃生態經濟帶為濱州廣大市民提供了周邊游、近郊游的絕佳去處。去年國慶至今,僅十里荷塘景區累計吸引游客20萬多人次,為沿線采摘園、農家樂、個體業主帶來直接經濟效益600余萬元。具有濃郁濱城特色的沿黃農耕體驗、文化科普、節慶采摘休閑農業新業態,實現了全面破題。
乘坐小火車,觀光黃河岸邊醉人風景
“水穿城、花作景、河成畫、鄉村興”,在濱城區,黃河如一條金燦燦的飄帶,串起了一張由水、路、村、景勾勒出的唯美畫卷。多年來,濱城區將沿黃開發作為加快農業轉型,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通過挖掘現有資源,打造亮點、培育品牌,以點帶面、整體提升,積極構建沿黃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發展示范帶、休閑娛樂旅游帶、沿黃生態景觀帶“三帶合一”的生態高效現代農業制高點和增長極。目前,濱城區沿黃建設了各級農業龍頭企業19家,各類標準化生產基地8個,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區17個,“三品”認證總數達到20個,建成了20多家休閑農業園區,已成為市民休閑、采摘、娛樂的良好去處。
昔日黃河灘如今風景如畫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新一輪沿黃大開發、大建設的號角已然吹響,下一步,濱城區將做好發掘黃河文化精髓、融合南北兩岸資源、帶動群眾脫貧等重點工作,努力將沿黃生態經濟帶建設成為濱州市乃至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奮力譜寫全面走在前列的新篇章。
初審編輯:曹亮
責任編輯:徐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