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建立1+5工作體系,山東省濱州市三河湖鎮:產業融合 開啟強村富

2022-09-20 10:23:32 來源: 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三河湖鎮人民政府官方人民號 作者:

  “我們按時打卡上下班,按照分工干活,只要把自己分管的那一塊工作干好了就行了,就像工廠車間里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真沒想到還能這樣種菜!9月16日,在守正科創葡萄基地防雨棚里打工的河西孫村民許洪江說。

  據介紹,守正科創葡萄基地防雨棚,就像一個綠色工廠,產業工人按照生產規程,實行標準化生產,所生產的葡萄等因為無污染、口感好深受北京、上海等高端超市的歡迎,每天銷量達到2噸以上,因品種質量不同價格在每公斤20元至50元不等。

  三河湖鎮把加快產業振興步伐作為重點,精準細分農業,引導農業產業化,放大產業鏈每個環節功能。該鎮引進的天場農業公司,帶動全鎮200個傳統大棚和2000畝果蔬基地實現水肥一體化,并把一批農民變成了工人。為服務好產業發展,該鎮依托為農服務中心,提供土地托管、測土配方、統防統治等專業服務。同時,推廣農村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34家,規模經營土地1.6萬畝。

  “即使在外地出差,也能通過手機APP登錄到物聯網監控平臺的客戶端,遠程控制蔬菜生長所需的環境,實現精準操作、精細管理!睒疯卟撕献魃缲撠熑藙⒑楣飧嬖V筆者說,今年,三河湖鎮大營劉村的樂璇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市區兩級農業部門的幫扶下,率先引進的智慧農業物聯網監控管理系統,顛覆了三河湖鎮傳統的農業種植管理模式,讓傳統農業生產更“智慧”。

  今年4月份,樂璇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物聯網監控管理系統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覆蓋200畝蔬菜基地。走進該合作社的辦公室,整個基地的情況呈現在顯示屏上,一張張動態曲線圖記錄著園區內24小時的空氣、土壤溫濕度等信息。管理人員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平臺,就可遠程控制水肥灌溉等設施運作!跋到y的引進有效減少了人工成本。比如澆灌工作,200畝韭菜以前需要10多個工人干5天才能完成,自從引進物聯網系統后,只要2個小時就可搞定!焙献魃缲撠熑藙⒑楣獗硎。

  9月15日,筆者在該鎮濱白菊生產車間了解知道,今年該公司上了兩條菊花茶生產線,計劃明年再上兩條生產線;刎撠熑送蹩到榻B,該項目全部投產后年可消化新鮮菊花400萬斤,可帶動訂單農業4000畝。

  為延長農業產業鏈,實現產業鏈每個環節的增值。三河湖鎮注重發揮守正科創葡萄基地、豐亨果蔬、天場農業、鑫湖葡萄、濱白菊等農業龍頭企業作用,強化資本引進,用資本帶來的市場和技術,推動農業精細化、高效化、市場化。同時,實施鄉村賦能工程,構建電商平臺,打造農產品區域和優勢品牌。另外,實施鄉土人才選拔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并探索農技人員合理取酬機制,讓閑置資源動起來、活起來。在此基礎上,聚焦“新六產”,做好深加工、鄉村旅游、鄉愁文化等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全員收益文章。

  為形成鄉村振興合力,該鎮堅持三級聯動,在鎮級層面建立1+5工作體系,1是產業融合辦公室,5是5個專業辦公室,確保鄉村振興20字方針具體化;在社區層面成立工作專班,啟動集體經濟大會戰;在村級層面推進基層黨建“七位一體”帶動鄉村振興,即以班子建設為核心,集體經濟為突破口,生態文明、脫貧攻堅為目標,網格化、領創辦合作社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發力、全面突破。

  產業融合、節慶效應、特色民宿共同發力,原本“養在深閨無人識”的三河湖鎮鄉村仿佛經歷了一雙“魔術之手”,實現了一場脫胎換骨般的“逆襲”,初步實現“點”上創特色、“線”上出精品、“面”上得提升的發展目標。

初審編輯:李金宗

責任編輯:盧志強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孩交videos精品